小药丸也有大力量,医药产品属特定商品种类,除特殊情况下,一般价格波动不大。但片仔癀的价格却在近两年里经历了大起与大落。
去年片仔癀的价格突飞猛涨,单粒价格达到了千元以上,并出现多渠道售罄断货的状况,多家电商平台显示相关商品缺货或下架,不断有经销商断货的消息传出。平常易见易得的片仔癀突然变得奇货可居,多地排队限购,北京、福州等地方甚至达到了“一药难求”的地步。抢手程度堪比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。然而不过一年光景,片仔癀在市场上的地位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曾经过千甚至上万的价格现在最高回收价只能卖到570元,连专业囤货挣差价的黄牛都卖不出去,大量片仔癀折在了手里,只能亏本低价出售。
片仔癀价格的神奇经历归根结底是因为过度炒作。2021年的疯狂炒作使片仔癀的价格不断攀升,溢出高价,不少人囤货居奇,扰乱正常市场秩序。今年炒作熄火,片仔癀的价格骤降到正常价位,骤升骤降的价格导致了片仔癀从一药难求到如今难以脱手的窘境。炒作熄火不但导致价格骤降,还牵连到股市波动。被誉为“药中茅台”的片仔癀股价不断回落,9月22日,片仔癀全日大跌逾7%,9月26日,片仔癀股价创下年内新低246.01元。据网上数据显示,今年片仔癀的股价累计跌幅达39%,市值蒸发逾1000亿元。
炒作现象在各类市场领域都已成为一种日益普遍的现象,但普遍不意味着正确,炒作也应适度,不少黄牛、商家、资本家等人从炒作中牟取暴利,但炒作侵害和损害的是真正消费者的利益,尤其是医药类和必需品类商品,无关人士赚取炒作利益,但真正有需求的人却求买不得,饱受炒作之害。不仅是消费者,过度的炒作还可能会有损商品和品牌的长远发展。所以或许炒作现象无法杜绝,但也应将炒作控制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。
评论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