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083823889

官方客服电话

涵养素养修养教养区别介绍(素养教养修养涵养的文章)

门窗网2024-03-14 21:43:54138


一个人真正的修养,不是博学,不是礼貌,而是能够做到这4个字

|全文共2000字,深度阅读需8分钟,受益终生|

一个人真正的修养,不是博学,不是礼貌,而是能够做到这4个字

生活中有些现象非常耐人寻味:


有人一门心思对别人好,换来的不是感恩,而是白眼狼;


有的关系一度非常亲密,谁曾想没多久便分道扬镳,变成了一场社交灾难;


有人热衷减肥,体重虽下降了,却生病进了医院……


我们慢慢发现,原来做什么事,都要有个“度”,不然随心所欲的结果,只会事与愿违,伤害的是自己。


其实这些事情所揭示的核心道理,就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论题:中庸之道。


有句话说,“极高明而道中庸”。孔子也说,“君子中庸,小人反中庸”。可见中庸智慧的境界之高。


那什么是中庸之道呢?


很多人肤浅地从字面意思来解读,认为中庸之道就是“不偏不倚之谓中”,也就是走中间路线。


其实这是非常大的误解,中庸之道,长久以来一直被扭曲、被误解,因而造成很大的后遗症,让不明真相的人更加迷惑,不知怎么做。


今天我们就彻底把它说清楚,希望你能有所得。



1

中庸的美德好极了,可很少人能够实践它



《论语》中记载,孔子说:中庸之为德也,其至矣乎!民鲜久矣。


意思是:中庸这种美德,真是好极了!人们缺乏这种美德已经很久了。


孔子是在感叹很少有人能够实践中庸之道。


那“中庸”到底是什么意思?“中”是合理,“庸”为平凡。


朱子早就说过:无一事不合理叫中庸。


把握恰到好处的度,原本是十分平凡的道理,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。


一个人真正的修养,不是博学,不是礼貌,而是能够做到这4个字


是不是太平凡了,反而不容易引起大家的重视?


求得平衡点,听起来并不难。实施起来,由于变数实在太多,所以十分困难。


自然界无过与不及,便称为正常。若是太多或太少,太盛或太衰,太热或太冷,那就不正常,不合适了。


人事也一样,凡事恰到好处,大家都欢喜。


如果过分或不及,便会有人欢乐有人愁,得不到普遍的欢迎。


言行合理,避免两极化的思维。兼顾并重,多方面考虑,有原则地变通,站在不同的立场评鉴,即是中庸的道理。


所以,每个人都要培养言行合理的良好习惯,多多反省,力求改进。



2

“中”,不是中间,不是两端,而是合理



我们中国人一直讲太极,讲了好几千年,但是许多人并不知道什么叫作“太”。


其实它是两个字合在一起的,一个是“大”,一个是“小”。


中国人一说太极,一方面就是大极了,另一方面就是小极了。


而“中”,是整全的,但是我们不可能同时掌握整全的,所以中就变成合理。


当它大才合理的时候,这个中就代表大;当它小才合理的时候,这个中就代表小;当它极端才合理的时候,中就代表极端。


孟子讲:“自反而不缩,虽千万人吾往矣。”


意思是说虽然千万人都反对我,都用眼睛瞪着我,我照样去做。这是中国人的道德勇气。


但现在许多中国人不是这样了,常说这个不行,那个不行,什么都不行,就变成孔子最讨厌的“乡愿”了。


什么事情都走在中间,那是不可能长进的。


比方说投资,投资总有风险性,那怎么办?投资一半就等于零,因此要么去冒险,要么就不投资了。


道,是没有极端的。有“端”就表示很小,道是无边无际的,哪里有“端”呢?


只要有“端”就有中间,但中国人向来不走中间路线。


一个人真正的修养,不是博学,不是礼貌,而是能够做到这4个字


我们以前一直认为“中”就是中间路线,就是“骑墙派”的意思,那还得了。


什么东西都是A加B除以二,都折中,那就完了。


中庸之道,就是没有边际,没有中间点,旨在让我们找一个合理点。


中道就是合理点,只要合理就是“中”。


中庸之道是合理化主义,不是中间点,不是骑墙派,不是不敢走极端,这才是正确的认知。



3

凡事恰到好处,便是中庸



学过《易经》的道理我们就会知道,阴极成阳,阳极成阴,物极必反。


一件事做到极端,就会往相反的方向发展,造成事于愿违的后果。


孔子依据这种观点,才说出“过犹不及”的判断。过不中,不及也不中。


不中就是不合理,不合用,效果不良好,所以两者是一样的。


凡事不宜过分,也不能不够。不做便罢,要做便应该尽心尽力,设法做得恰到好处,以求合理合宜。


把一件事情彻头彻尾做好,就是完成一件大事,不要好高骛远,也不要过分拘谨保守,以致什么事情都做不好。


所以,凡事恰到好处,便是中庸。


一个人真正的修养,不是博学,不是礼貌,而是能够做到这4个字


可我们经常过分,要么就不及。所以我们归纳成一个字,这个字大家非常熟悉,就叫“度”。


一切都是“度”的问题,不是会不会、有没有、好不好,只要“度”合理,你就可以做。


当然,“度”的拿捏没有那么简单。


你对人太客气是虚伪,对人不客气是骄傲;你对人太好是讨好,对人不好是有成见。


你做得太快,人家就怀疑你得到了好处;你做得太慢,人家就怀疑你心不甘情不愿。


什么话都对,但是什么话都不全对,如何拿捏到恰到好处,做到中庸之道,这就是人生修养的功夫了。

总之,大道至简,中庸之道并不是什高深的学问,就是时时求合理,寻求此时此地最恰当的因应方式。


虽然说起来容易,但真正做到是非常不容易的


这就需要平时多修养自己的品德,把自身的不良习惯,坏毛病一个个去除。


久而久之,随着人格的完善,做人做事就会熟能生巧,自然而然地随机应变,合理以对了。


中庸之道,源自《易经》的道理,备受先贤推崇,又把这个道理成书《中庸》,可谓是中华文化核心智慧。


当今社会追求自由,人人随心所欲,更需要中庸之道来导正、来自律。


所以,每个人,上半夜想想自己,下半夜开始想想别人,就是践行中庸之道的第一步。

一个人真正的修养,不是博学,不是礼貌,而是能够做到这4个字

本文策划:贾欧

本文内容:曾教授著述汇编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menchuangwang.com/post/100c95db.html

阅读更多
在线咨询
手机:18083823889
电话咨询1
免费热线:18083823889
电话咨询2
免费热线:18083823889
关注微信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