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天就要考试了!我真的很替你们紧张!
所以我只能尽我所能把考点给你们汇总整理!
我真的太希望每一个考试的伙伴都能顺利通过考试!
我整理的这一篇知识点大家也要认真看哦!
要素一:钢筋
钢筋型号
【数字表示屈服强度】
HPB——热轧光圆;
HRB——热轧带肋;
RRB——余热处理。
一般规定及钢筋加工
(1)钢筋级别、种类和直径应按设计要求采用。需要代换时,应由原设计单位作变更设计。
(2)预制构件吊环:未经冷拉、热轧光圆钢筋,50MPa。
(3)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对钢筋进行隐蔽工程验收。
(4)弯制前应先调直(优选机械方法)。
(5)箍筋弯钩平直部分:一般结构5d,抗震要求10d。
(6)钢筋宜在常温状态下弯制,不宜加热。
宜从中部开始逐步向两端弯制,弯钩宜一次弯成。
钢筋连接
(1)接头:焊接(优先闪光对焊)、机械连接(HRB335/HRB400)、
绑扎连接(D≤22mm,无焊接条件;受拉构件主筋不得采用)。
(2)钢筋骨架和钢筋网片的交叉点焊接宜采用电阻点焊。
(3)钢筋与钢板的T形连接,宜采用埋弧压力焊或电弧焊。
(4)在同一根钢筋上宜少设接头。接头应设在受力较小区段。
(5)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得小于10d。
(6)钢筋受力分不清受拉、受压的按受拉办理。
钢筋骨架和钢筋网的组成与安装
(一)钢筋骨架制作和组装
坚固工作台;依据结构预拱度制作;组装时应控制变形;
接长时,不同直径的中心线应在同一平面上。
(二)钢筋网片电阻点焊
(1)受力钢筋为HPB300钢筋时:钢筋网片单向受力双边焊、双向受力四边焊,
其余交叉点可间隔焊接或绑、焊相间。
(2)受力筋为冷拔低碳钢丝时:另一方向间距小于100mm时,受力主筋两端必须焊接,
中间部分距离可增大至250mm
(三)钢筋现场绑扎
(1)钢筋网外围交叉点全部扎牢,中间部分可间隔交错扎牢,
双向受力的钢筋网,交叉点必须全部扎牢。
(2)绑扎搭接范围箍筋间距:受拉时<5d,且不得>100mm;受压时<10d,且不得>200mm。
(四)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
(1)最小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D(钢筋公称直径),后张法不得小于管道直径的1/2。
(2)当受拉区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50mm时,
应设置直径不小于6mm、间距不大于100mm的钢筋网。
(3)钢筋机械连接件的最小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20mm。
(4)应在钢筋与模板之间设置垫块,确保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,
钢筋进场检验及存放
(1)进场检验
① 证书:出厂合格证、质量证明书、检验报告等;
② 外观检查,型号、尺寸等;
③ 力学性能检验:抗拉强度、抗弯强度、屈服强度、加工性能、伸长率等。(拉伸、冷弯试验)
④ 加工及安装:弯制及末端弯钩、连接、安装质量。
(2)存放:仓库应干燥、防潮、通风良好、无腐蚀气体和介质。室外存放不得直接堆放在地面上,必须垫高、覆盖、防腐蚀、防雨露。(6个月)
要素二:模板
(1)支架、拱架安装完毕,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安装模板;
墩台:底部与基础预埋件连接牢固,上部采用拉杆固定;
模板在安装过程中,必须设置防倾覆设施。
(2)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应平整、接缝严密。
钢框胶合板的组配面板——宜采用错缝布置;
高分子合成材料、硬塑料或玻璃钢——应与边肋及加强肋连接牢固。
(3)当采用充气胶囊作空心构件芯模时:
1)使用前应经检查确认无漏气。
2)从浇筑混凝土到胶囊放气止,应保持气压稳定。
3)应采用定位箍筋与模板连接固定,防止上浮和偏移。
4)放气时间应经试验确定,以强度达到保持构件不变形为度。
(4)浇筑前,应对模板、支架和拱架进行检查和验收。
(5)模板、支架拱架的拆除
非承重侧模:保证结构棱角不损坏,混凝土强度2.5MPa;
芯模和预留孔道:保证表面不发生塌陷和裂缝;
承重模板、支架:强度能承受自重荷载及其他叠加荷载。
(6)浆砌石、混凝土砌块拱桥拱架的拆除
浆砌石、混凝土砌块拱桥:砂浆强度80%以上;
跨径:<10m全部完成;中等跨径实腹式护拱完成;大跨径空腹式腹拱墙完成。
(7)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模板的拆除
侧模:预应力张拉前拆除;
底模:结构建立预应力后拆除。
要素三:混凝土
混凝土概述
(一)抗压强度
(1)边长为150mm立方体,同龄期者3块为一组;
(2)C60及以上高强混凝土:10组,统计方法评定。
(二)混凝土原材料
(1)原材料:水泥、粗细骨料、矿物掺合料、外加剂、水。
(2)高强混凝土的矿物掺合料:优质粉煤灰、磨细矿渣粉、硅粉和磨细天然沸石粉。
(3)外加剂:减水剂、早强剂、缓凝剂、引气剂、防冻剂、膨胀剂、防水剂、混凝土泵送剂、喷射混凝土用的速凝剂等。
(三)配合比设计步骤 :初步 → 试验室 → 基准 → 施工
混凝土施工
(一)原材料计量:对砂石料的含水率的检测,每一工作班不应少于一次。
(二)搅拌、运输和浇筑
1 . 混凝土搅拌
应在搅拌地点和浇筑地点分别随机取样检测坍落度,并观察黏聚性和保水性,每一工作班或每一单元结构物不应少于两次。评定时应以浇筑地点的测值为准,如从出料至入模时间不超过15min,可以在搅拌地点检测。
2.混凝土运输
(1)混凝土的运输能力应满足凝结速度和浇筑速度的要求。
(2)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过程中,应保持均匀性,不产生分层、离析等现象,
如出现进行二次快速搅拌。
(3)预拌混凝土在卸料前需要掺加外加剂时,掺量应按配合比通知书执行。
掺入后应快速搅拌,搅拌时间应根据试验确定。
(4)严禁在运输过程中向混凝土拌合物中加水。
(5)采用泵送混凝土时,应保证混凝土泵连续工作。泵送间歇时间不宜超过15min。
3.混凝土浇筑
(1)浇筑前的检查:模板、支架——承载力、刚度、稳定性;
钢筋及预埋件——位置、规格;
相接面——凿毛、清洗干净、湿润无积水。
(2)混凝土浇筑
运输、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。
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,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。
振捣密实的标准:应以使混凝土表面出现浮浆、不再冒气泡和不再沉落为准。
(三)混凝土养护
(1)洒水养护时间:
硅酸盐、普通硅酸盐或矿渣硅酸盐---不得少于7d;
掺用缓凝型外加剂、有抗渗等要求、高强度---不少于14d。
(2)当气温低于5℃时,应采取保温措施,不得对混凝土洒水养护。
【延伸】大体积混凝土控制混凝土裂缝主要措施
1. 优化配合比——内因(原材料、配合比)
① 选用低水化热水泥(大坝水泥、掺火山灰、矿渣);
② 充分利用中后期强度,尽可能降低水泥用量;
③ 严格控制集料级配及其含泥量;
④ 掺加合适的缓凝、减水等外加剂等;
⑤ 坍落度不宜大于180mm,一般在120±20mm。
2. 浇筑与振捣措施——外因
分段分层浇筑
(1)全面分层:结构平面尺寸不宜太大
(2)分段分层:适用于单位时间内要求供应的混凝土较少,
结构物厚度不太大而面积或长度较大的工程。
(3)斜面分层:L>>3h
(4)入模温度宜控制在5~30℃。
(5)分层分段浇筑:根据振捣器作用深度及混凝土和易性确定;
整体连续浇筑时宜为300~500mm
3. 养护措施——外因
(1)温差:20℃(中心与表面、表面与气温,抗裂25~30℃)。
(3)内降:混凝土内部预埋冷却管;外保:覆盖保温材料。
内部埋设冷却管
(5)湿润养护时间
水泥品种 | 养护时间(d) |
硅酸盐水泥、普通硅酸盐水泥 | 14 |
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、矿渣硅酸盐水泥、低热微膨胀水泥、矿渣硅酸盐大坝水泥 | 21 |
在现场掺粉煤灰的水泥 |
【注:高温期湿润养护时间均不得少于28d】
好了,以上就是整篇的知识点!
预祝大家都能考取好成绩!一把拿证!
评论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