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083823889

官方客服电话

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啥意思(羽扇纶巾,谈笑间,樯橹灰飞烟灭啥意思)

门窗网2024-03-03 02:16:00246
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的这两句,不按课本写也行,老师也不能判错

宋神宗元丰五年,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经两年有余,流浪他乡的东坡居士依然潇纵洒脱,听闻黄州城外的赤壁矶风景优美,他便以小舟载酒,饮于赤壁之下。浪起云涌,清风徐来,苏轼对酒当歌,坐念当年公瑾与孟德,如昨日耳。感慨万千的苏轼,酒酣催生墨饱,写下了古今之绝唱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。

这首词长年入选中学课本,是每个学生都必熟必背的千古名篇,然而就是这样一首人人会背的经典,却因其中两句而闹出了一次不小的文化风波。起因是这样的,知名作家易中天曾在某电视节目中脱稿背诵《念奴娇》,却被网友发现背错了两句:他竟把"乱石穿空,惊涛拍岸"背成了"乱石崩云,惊涛裂岸"。

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的这两句,不按课本写也行,老师也不能判错

随后,易中天被网友们声讨,被讽刺身为文化学者竟然犯如此低级的错误,愧对他学者的身份。实际上,易中天的遭遇并非独一无二,小解记得曾有媒体曝过一个中学生的考试趣闻,说他在默写《念奴娇》时没有按照课本来写,而是把"乱石崩云,惊涛裂岸"整上去了,被批卷老师判错。

其实,易中天与这个学生都没有错,错的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网友和阅卷老师。《念奴娇》作为宋词之中流传最广、影响最大的作品,手抄本简直不要太多,必然会形成不同的版本。中学课本里的版本只是其中之一,但并不表示它就是苏轼的原版,或者是正确的版本,而其他版本同样适用于我们的学习。

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的这两句,不按课本写也行,老师也不能判错

况且,有的教材采用的还是"乱石崩云,惊涛裂岸"。所以这两句词,即使不按照课本来写,语文老师也不能判错,只是个人不同喜好而已。教材的编者或许喜欢"穿空"和"拍",但也有不少人喜欢"崩云"和"裂",而且有充分的理由认为,后者并不就比前者差。

从合韵方面上讲,"乱石穿空,惊涛拍岸",平易自然,浑若天成,但是不合韵律;"乱石崩云,惊涛裂岸",符合韵律,但稍显钝气,有雕砌之嫌。但联系上下文来看,苏轼的夸张、雕砌却是必然的:众所周知,赤壁之景是雄奇壮阔的,苏轼就算再怎么神来之笔,也不能违反自然,而把赤壁雄威的气势减弱下来。

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的这两句,不按课本写也行,老师也不能判错

"乱石崩云,惊涛裂岸,卷起千堆雪。"陡峭凌乱的山崖高插云霄,波涛汹涌的骇浪猛击江岸,滔滔江流卷起了千万堆澎湃的雪浪。苏轼利用"崩"、"裂"、"卷"三个极富动感和霸气的动词,利用极其夸张的手法,描绘出了万里长江里一幅惊心动魄的景象,使读者感受到了赤壁的气势。

假如乱石是"穿空",惊涛是"拍"案,那么这种磅礴的气势势必会大大减弱。不过,正如前文所言,"崩"、"裂"二字的确有雕砌之嫌,显得不那么自然。可谁又能清楚苏轼当时内心的处境呢?仕途的坎坷、官场的压迫、壮志的未酬,全部纠结到一起,他很有可能会选择这种刺眼的词汇来表达自己。

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的这两句,不按课本写也行,老师也不能判错

另外,与课本内容有所出入的还有一句"谈笑间,樯橹灰飞烟灭",有的版本是"谈笑间、强虏灰飞烟灭"。樯橹是指船只的桅杆和桨,而强虏则是对强敌的蔑称,二者各有优势:"樯橹灰飞烟灭"更切合主题,因为是火烧赤壁,船只被焚;"强虏灰飞烟灭"则彰显了苏轼的霸气,突出了公瑾的智慧形象。

历史文化就是在讨论之中逐渐变得厚重的,有争议说明有人关注,才说明作品的伟大。在黄州赤壁写下千古名作的苏轼,都对这里是否就是三国之赤壁所在地心存疑虑,更何况千年之后赏读这首词的我们呢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menchuangwang.com/post/7c94d916.html

阅读更多
在线咨询
手机:18083823889
电话咨询1
免费热线:18083823889
电话咨询2
免费热线:18083823889
关注微信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