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083823889

官方客服电话

比喻随声附和的人(比喻随声附和的人含鄙视意)

门窗网2024-03-01 13:51:57624

先行奉上标题中问题的答案:(1)“北风其喈,雨雪其霏”中,喈指风雨疾速的样子;(2)成语“一犬吠形,百犬吠声”出自汉代王符《潜夫论·贤难》,比喻不了解事情真相、随声附和。详情请见相关字词条,无兴趣内容请自行忽略。

接着我们的《说文解字》课程,今天是第186课,讲《说文解字》“口”部汉字中的六个汉字,分别如图:

成语典故:“一犬吠形,百犬吠声”的由来

(今天要讲的六个汉字)

1、(<上氏下口>,这个字GBK字库没有,只能描述一下)。读guā。《说文解字》给的解释是“<上氏下口>,塞口也。从口,氒(jué,厥之古文)省声。”形声字。本义是塞口,塞。段玉裁《说文解字注》称:“凡<上氏下口>声字,隶变皆为舌,如括、刮之类。”薛传均 《说文答问疏证》称:“ <上氏下口>,塞口也,是正字。古文作<上氏下甘>,与昏形混;隶书作舌,与舌形混……凡从<上氏下口>从舌之字,今多不分。《广雅.释诂三》:”<上氏下口>,塞也。“这个字现在已不单独使用,只用于偏旁,象刮、括,其实来源于此字。

学记这个字可以记唐代一个皇帝的名字,即唐德宗,唐代第九个皇帝,他原名是李(走之里面一个<上氏下口>),读作(kuò),现在大部分省事的字典或印刷品都直接印刷成李适,但不能读成“合适”的“适”。唐德宗其实也很重要,他是“安史之乱”名义上的平定者,他实行了“两税法”,中唐时期大部分知名人物都在唐德宗时取得进士资格,比如韩愈、刘禹锡、白居易等。

成语典故:“一犬吠形,百犬吠声”的由来

(唐德宗)

<上氏下口>字的小篆写法如图:

成语典故:“一犬吠形,百犬吠声”的由来

(<上氏下口>字的小篆写法)

2、嗾。读作sǒu。《说文解字》给的解释是:“使犬声。从口族声。《春秋傳》曰:‘公嗾夫獒。’”形声字,本义是使狗咬人的声音。段玉裁《说文解字注》称:“使犬者,作之噬也。《方言》曰:‘秦、晋之西鄙,自冀、陇而西,使犬曰哨。’郭(璞)音骚。哨与嗾一声之转。”《说文》中举的《春秋传》的例子出自《左传.宣公二年》:“公嗾夫獒焉。” 晋灵公唤了出猛犬(来咬赵盾)。

成语典故:“一犬吠形,百犬吠声”的由来

(灵公嗾獒)

本义之外,嗾又引申为教唆,指使。古代没有唆字,用嗾。比如《聊斋志异.商三官》:“豪嗾家奴乱捶之,升归而毙”商三官的父亲得罪了富豪,富豪唆使家奴把他打死了。

成语典故:“一犬吠形,百犬吠声”的由来

(聊斋故事《商三官》

嗾字的小篆写法如图:

成语典故:“一犬吠形,百犬吠声”的由来

(嗾字的小篆写法)

3、吠。读fèi。《说文解字》给的解释是:“吠,犬鸣也。从犬、口。”会意字。本义是狗叫。先看字形:

成语典故:“一犬吠形,百犬吠声”的由来

(吠字的字形演变)

吠字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,文字有两部分组成,一部分是犬(大张嘴的狗),另一部分是口,即狗大张嘴并发出叫声。《诗经.召南.野有死麇(jūn)》:“舒而脱脱兮,无感我帨兮,无使尨也吠。

成语典故:“一犬吠形,百犬吠声”的由来

(犬吠)

又比如汉代王符《潜夫论·贤难》:“谚曰:一犬吠形,百犬吠声。”吠指狗叫,形指影子。古谚语,一只狗看到影子叫起来,很多狗也跟着乱叫。后来发展为成语“一犬吠形,百犬吠声”,用来比喻不了解事情真相、随声附和。再比如晋代陶潜《归园田居五首》之一:“狗吠深巷中,鸡鸣桑树颠。”

成语典故:“一犬吠形,百犬吠声”的由来

(狗吠深巷中,鸡鸣桑树颠)

本义之外,吠又指一般鸟叫蛙鸣。《广雅.释诂二》:“吠,鸣也。”比如宋代林逢子《镜香亭》:“绿杨深处两三家,几度凭栏听吠蛙。”

成语典故:“一犬吠形,百犬吠声”的由来

(蛙鸣声声)

吠字的小篆写法如图:

成语典故:“一犬吠形,百犬吠声”的由来

(吠字的小篆写法)

4、咆。读páo。《说文解字》给的解释是:“咆,嗥也。从口,包声。”形声字,本义是猛兽嗥叫。唐代玄应《一切经音义》卷二十三引《广雅》曰:“咆,鸣也。”比如《楚辞.招隐士》:“虎豹斗兮熊罴咆。”禽兽骇兮亡其曹。虎豹争斗熊罴叫,吓的飞禽走兽四散逃。又比如杜甫《课伐木》:“空荒咆熊羆,乳兽待人肉。”

成语典故:“一犬吠形,百犬吠声”的由来

(野兽嗥叫)

咆字的小篆写法如图:

成语典故:“一犬吠形,百犬吠声”的由来

(咆字的小篆写法)

5、嗥。读háo。《说文解字》给的解释是:“嗥,咆也。从口,皋声。獆,谭长说嗥从犬。”形声字。本义是吼叫。据谭长(一个人)称另有一写法是“獆”也写作“噑”。《广韵.豪韵》:“嗥,熊虎声。”比如《左传.襄公十四年》:“赐我南鄙之田,狐狸所居,豺狼所嗥。”赐给我们南部边境的土田,那里是狐狸居住的地方,豺狼嚎叫的地方。

成语典故:“一犬吠形,百犬吠声”的由来

(狼嗥)

本义之外,嗥又通“号”,指大声哭叫。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.孚部》:“嗥,假借为号。”

嗥字的小篆写法如图:

成语典故:“一犬吠形,百犬吠声”的由来

(嗥字的小篆写法)

6、喈。读jiē。《说文解字》给的解释是:“喈,鸟鸣声。从口,皆声。一曰凤凰鸣声喈喈。”形声字,本义指鸟鸣声。常用于叠词“喈喈”,象声词,用法有三种:

(1)禽鸟鸣声。《诗经.郑风.风雨》:“风雨凄凄,鸡鸣喈喈。”风雨天气又阴又冷,雄鸡叫喔喔叫天明。又比如南朝宋鲍照《行路南》:“春禽喈喈旦暮鸣,最伤君子忧思情。”

(2)钟、铃等的声音。比如《诗经.小雅.鼓钟》:“鼓钟喈喈,淮水湝(jiē)湝。”鼓钟之声响不停,淮水滔滔流不歇。又《大雅.烝民》:“四牡骙骙,八鸾喈喈。”《毛传》称:“喈喈,犹锵锵也。”

(3)哭声。比如孟郊《送淡公十二首》之六:“江湖有故庄,小女啼喈喈。”

本义之外,喈又用来指风雨疾速的样子。比如《诗经.邶风.北风》:“北风其喈,雨雪其霏。”《毛传》:“喈,疾貌。”北风吹得紧,雪下得密。也就是说,喈字大约相当于现在汉雨“那雪下得正紧”的“紧”。

成语典故:“一犬吠形,百犬吠声”的由来

(北风其喈,雨雪其霏)

唐诗也有,元稹的《病闻幕中征乐》:“苍穹真漠漠,风雨漫喈喈。”

喈字的小篆写法如图:

成语典故:“一犬吠形,百犬吠声”的由来

(喈字的小篆写法)

(【说文解字】之186,部分图片引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)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menchuangwang.com/post/8187f6a3.html

阅读更多
在线咨询
手机:18083823889
电话咨询1
免费热线:18083823889
电话咨询2
免费热线:18083823889
关注微信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