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083823889

官方客服电话

文艺复兴的思想体系的简述(文艺复兴的一种思想体系)

门窗网2024-02-29 12:53:01423

提起文艺复兴,你能想到什么?

思想解放、人文主义?达·芬奇、米开朗基罗、拉斐尔,“美术三杰”?抑或是,意大利的佛罗伦萨?

这些都是文艺复兴相关的知识,但是想要具体而深入的了解文艺复兴,想要有所收获的游览佛罗伦萨和威尼斯,翁昕的《如何看懂艺术2》就是一本不得不推荐的书。

翁昕出身于艺术世家,先后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和伦敦苏富比艺术学院。回国后成为独立的艺术经纪人,并热衷于为艺术爱好者科普艺术知识,是知乎上的艺术达人。这本《如何看懂艺术2》就是在向我们普及文艺复兴时期,佛罗伦萨和威尼斯两个城市里艺术大师的创作故事。

依托于此,恰好能组织一趟为期7到10天的意大利艺术旅程。在博物馆或宗教场所欣赏大师的作品时,那些背后的故事仿佛能听到翁昕在缓缓道来。

只要4幅画,你就能了解文艺复兴的核心内涵

封面

01 一板一眼画故事,绘画是任务却不是艺术

13世纪中期的欧洲,绘画作品被创作出来并不是为了欣赏,而是受托于委托人,让画面看起来肃穆、规整、清楚才是最重要的。至于“赏心悦目”,那绝对不是大家想要看到的艺术效果。

图中穿黑色僧袍的人名叫圣方济各,他的表情和体态,都显得颇为僵硬。他身后的两位天使几乎一模一样。《圣方济各祭坛画》表现的是天主教圣人方济各云游布道、积德行善的虔诚信仰。作为教会来说,他们希望信众观看这幅画时,不要过多地关注圣方济各是否英俊帅气,而是关注一些更重要的事。

所以,画中的圣方济各面带忧思,因尚未得救的世人而心事重重;天使在他周边,向他传达需要帮助的人的信息。这样一板一眼的的略显木讷的故事画,只是属于那一个年代的创作。艺术在创作过程中,不能添加任何修饰,对称的构图、暗淡的色彩都给人一种极强的压迫感。

我们常说“黑暗的中世纪”,宗教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,拥有绝对的权威。文学、艺术都得按照《圣经》的教义,任何人都不得违背,否则宗教有权对违背教义的教徒进行制裁,甚至处以死刑。这样的社会背景下,极大地遏制了艺术创作的积极性,完成委托人的任务是创作的最主要目的。

只要4幅画,你就能了解文艺复兴的核心内涵

圣方济各祭坛画

02 画布上的真性情,艺术流露出人情味

之前,绘画的目标是认真仔细的完成委托人的任务,不得添加任何渲染生动的情绪。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,到乔托时,他做了一件前人从未做到的事情:他的绘画让人物保持克制的前提下,谨慎的抒发了个人情绪,并引起人们的共鸣

《哀悼基督》通过前后的构图手法,将圣母拥抱耶稣的悲伤表达出来,面露哭相,但没有流泪。被信徒托着头部的耶稣,使其不至于垂落,这种处理让画面悲痛但且克制。其余的抽泣着的玛利亚,情绪激动、张开双臂的圣约翰,画面边缘忧伤克制的教徒,平衡了整幅画的氛围。让“旁观者”参与其中,却不至于过分悲恸。

乔托为后世的艺术家树立了一个榜样:既可以完成委托人的任务,同时可以追求艺术的表达。即便艺术的创新可能不符合教会原有的规矩,但它既能传达出画面本身要表达的信息,又能够让人身临其境,用情绪带动观众,对教会的教义产生更强烈的认同。

对任何艺术来说,规则和制约在任何时代、任何地点都存在的。难点在于艺术家们如何平衡好规则和创新的关系,在既有的框架内完成自己的表达。在严谨的教会委托中,表达出人的情绪,用初跃画面的真性情冲破教会的束缚,乔托用自己的作品寻找到一丝光明。

只要4幅画,你就能了解文艺复兴的核心内涵

哀悼基督

03 盛世的前奏,身边人物入画像

在乔托能够谨慎而克制的表达人物情绪之后,更多的艺术家通过处理光与影的关系、通过透视手法和更好的构图方式,更加生动的表达着自己的思想。

利皮在1465年的作品《圣母子与两天使》,更是将人文思想推向高潮。画中的圣母,很有可能是他的真命天女卢克蕾西亚本人。圣母右侧的小天使,在艺术史学家比较后,认为是利皮的儿子,日后也是画家的菲力皮诺。

这幅画中,圣母优雅、貌美,庄严的神性被空前的弱化,世俗的天伦之乐却栩栩如生。这幅宗教性质的圣母子像,在很多人看来,实际是利皮家庭内部的“母子图”。我们所处的视角,恰恰是作为画家、父亲和丈夫的利皮的视角。

将身边的人物,画入神圣的宗教画中,以此来表达对人性的发现,正是文艺复兴的前兆。我们之所以认为,利皮是衔接文艺复兴早期和全盛期的关键人物,除了将现实生活导入宗教绘画外,还有利皮对整个画面背景的层次处理,和对圣母衣服细节的勾勒。

虽然在绘画上有所突破,但艺术仍旧为宗教服务,并没有从宗教的枷锁中解脱出来。我们可以看到一代代艺术家在表达自我的诉求,在绘画构图、色彩、笔法的创新,可是艺术的主题依然是圣母子,艺术的目标依然是传播宗教信息。

只要4幅画,你就能了解文艺复兴的核心内涵

圣母子与两天使

04 文艺复兴,艺术本身就是艺术

直至波提切利画出了《春》,即将古代的神话故事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。从贝林吉耶里的《圣方济各祭坛画》后的两百余年后,终于出现了一幅以古典神话为题材的绘画作品。

在这幅画中,右侧带翅膀的蓝色男子、被抓住的女子和身穿花朵的少妇,出自古罗马诗人奥维德的《岁时记》。讲了风神泽菲罗斯,夺去仙女克洛里斯的处子之身,使其变成更具风韵的花神佛洛拉。

中间是爱神维纳斯,她头顶的天使是她的儿子小爱神丘比特。左侧三位翩翩起舞的是美惠三女神,代表世间的真、善、美。最左侧的是为众神传递信息的墨丘利,他用魔杖轻挑,挡住吹来的风。

画中维纳斯背后的树林巧妙地形成一个拱形,彰显着她的地位。象征真、善、美的三位女神,身着轻纱,舞动身躯,代表了大自然赋予人间的美丽、生机和创造力。

不论绘画题材,还是作品的展现手法,波提切利都用实际行动传达着这样一个观点:艺术家应该竭尽所能的创造出打动人心的作品,不应该为了避免作品吸引人而故意去克制艺术美。被艺术本身的魅力吸引,并不是一种罪过。艺术家不应该为了宗教而生,而应该为了追求艺术而艺术。

只要4幅画,你就能了解文艺复兴的核心内涵

05 艺术不再是宗教的艺术

早在公元6世纪末期,教皇格里高利一世曾向神职人员公开表示,务必让信众能从图像中获取历史知识,同时确保他们不会因为盲目崇拜图像本身而为自己增加罪恶。

至此之后的几百年里,宗教题材、压制人性、克制情绪成为绘画艺术的主题。一板一眼的《圣方济各祭坛画》,木讷而压抑。初露真性情的《哀悼基督》,悲伤但克制。以真人入画的《圣母子与两天使》,温情但不离宗教。直至古典神话的《春》,解放了艺术的桎梏和人性的枷锁。艺术家可以真正的追求艺术,世俗世界进入人们的关注。

“任何意见跨越成百上千年的时光,陈列在我们面前的艺术品身上都有一个值得被讲述的故事”,艺术品用他们本身诉说着关于时代、关于作者的故事。我们通过这些故事,了解历史,看世事变迁,看沧海桑田。

翁昕用《如何看懂艺术2》这本书,向我们讲述着一群艺术家的故事,他们用绘画诉说着自己的表达,传递自己的思想。艺术不再是传播宗教的工具,艺术本身就是具有审美价值的。它凝聚着艺术家的创造力和心血,艺术家可以自由创造,这就是文艺复兴的本质内核。

如今,绘画自由的表达着作者的观点和想法,不再受制于宗教的教义。艺术不再是宗教的艺术,艺术就是艺术,仅此而已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menchuangwang.com/post/9411eaba.html

阅读更多
在线咨询
手机:18083823889
电话咨询1
免费热线:18083823889
电话咨询2
免费热线:18083823889
关注微信
返回顶部